致全市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

发布日期:2025-09-29 16:07 来源:裕安区教育体育局 阅读: 字体:[ 大 ] [ 中 ] [ 小 ]

尊敬的家长朋友们:

您好!国庆中秋假期将至,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,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,让孩子们度过有意义的假期生活,我们特向您致信如下:

一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。请各位家长朋友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,不盲目跟风攀比让孩子参加校外培训,不要被不良机构的“危言耸听”裹挟,不要盲目报班、抢跑,不要过度焦虑,保持平和心态。在尊重孩子意愿和兴趣的前提下,可参加合规机构开展的科技、文化艺术、体育等非学科类培训。

二、主动抵制违规培训。根据国家“双减”政策要求,国家法定节假日、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间,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。请您和孩子拒绝参加以“一对一”“一对多”“家庭教师”“高端家政”等隐形变异方式开展的学科类培训;拒绝参加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的有偿补课活动;拒绝参加以游学、研学、思维素养、国学素养等名义违规开展的学科类培训活动。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存在教学人员身份不明、培训场地隐蔽、消防要求不达标、安全隐患严重等问题,不仅培训质量难以保证,安全管理更是隐患重重,请您主动抵制违规培训和各种形式的诱导、广告,以免上当受骗。

三、慎重选择非学科类培训机构。如确需给孩子选择非学科类培训,建议您尊重孩子意愿,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(xwpx.eduyun.cn)查询证照齐全的正规培训机构,仔细查看非学科类机构的审核意见书、营业执照、培训教师资质、培训项目与收费标准等公示信息,选择资质齐备、信息完整的机构和培训人员,避免因受到机构销售人员促销手段、口头承诺诱导,误入“黑机构”。

四、合理缴费确保安全。如果给孩子报名参加培训,请您务必通过手机下载教育部研发的“校外培训家长端”APP报名、选课、缴费,购买课程时APP将自动生成《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(示范文本)》(2021年修订版)。请注意查看收费标准等公示信息,不要以任何形式一次性向机构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预收费用,一次性缴纳费用不要超过5000元,警惕培训机构以“年卡优惠”“充值赠送”等方式诱导超时段、超限额缴费,不要转账给个人账户(包括私人微信、支付宝等)。请您要求培训机构开具正规发票,防范发生“退费难”“卷钱跑路”等问题,主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五、谨慎选择校外托管机构。托管机构不是教育、科技、文化旅游、体育等主管部门审批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。托管机构在取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、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,可以为中小学学生提供接送、就餐、休息、看护等服务,但不得开展培训活动,特别是学科类培训活动。需警惕托管机构借托管之名,搞幼小衔接、学科辅导等培训,这些均属于明令禁止的违法违规行为。已取得营业执照但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托管机构,不得提供餐饮服务。家长朋友因工作等原因,选择托管机构为孩子提供托管服务时,一要看清该机构是否持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,提供餐饮服务的,查看其是否持有效期内的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是否符合“一全四净二规范”(证照全、场所净、设施净、工具净、食材净、加工操作规范、日常监管规范)要求,是否签订《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》。二要看清机构是否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设备、场地是否容易安全疏散、是否存在消防安全隐患。三要看清托管房屋是否安全,坚决抵制隐藏在居民区、群租房、地下车库、储藏室等场所的无证无照托管机构。

六、关注培训人身安全。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时,路途中注意交通安全,在单独培训时,务必提高警惕,避免人身侵犯。参加舞蹈、体育等较易出现身体伤害风险的培训活动时,提醒注意安全,随时关注孩子身体情况,如有不适切勿勉强坚持。

家长朋友们,孩子是祖国的未来,衷心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利用假期,与孩子一起创造美好的回忆,让爱与成长同行。预祝家长朋友和学生们节日愉快!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六安市“双减”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2025年9月29日